5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绫绡带领“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以“重走秋白上学路”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师生一行从庄氏塾馆出发,沿着瞿秋白少年求学的足迹,先后探访觅渡桥小学瞿秋白读书处、瞿秋白故居、瞿秋白同志纪念馆、黄仲则故居、常州方志馆及藤花旧馆等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首站庄氏塾馆是瞿秋白启蒙教育的起点。程绫绡向学生讲述少年秋白刻苦求学的故事,剖析旧式教育与新思潮碰撞对革命者思想觉醒的影响。在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同志纪念馆,宣讲团成员们重温了瞿秋白从常州学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的革命历程。在黄仲则故居,师生一起品读了清代诗人黄仲则的诗词,探讨地方传统文化对革命者人文底蕴的深厚滋养;在常州方志馆和藤花旧馆,通过地方志文献以及苏轼与常州的不解之缘,师生们加深了对常州“千载读书地”的文脉传承何以孕育出瞿秋白等红色人物的理解,并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赓续秋白精神”展开了热烈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此次“重走秋白上学路”,充分利用常州三杰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资源,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以实地走访、沉浸式讲解、互动交流研讨等方式,拓宽“行走的思政课”的实现形式,让思政教育可触可感。未来,学院将继续深挖地方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沉浸式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绫绡/文/供图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