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这是赵景波俯首躬耕务实干,多点开花报春来的生动说明。
在科技管理方面,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所在支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作为支部书记,将申硕攻坚、学科建设、自科研究、产教融合等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在推动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实现标志性科研成果等方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科研平台取得新突破,连续新增4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获批4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科技成果奖取得新突破,连续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02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2022年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18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位列江苏省同类高校第一。
在教育教学方面,担任“车辆工程”省一流专业负责人,承担江苏省“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用工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江苏省重点教材),“国际化、工程化、多元化——工科(汽车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从事新能源汽车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科技部火炬计划、科技部星火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常州市国际联合实验室、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等。
(人事处/供稿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统筹 王萍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