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才能让梦想落地开花。”人文学院19级秘班倪婧凡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三年多来,她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笃学尚行乐善,稳扎稳打练就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
业有精进,学赛互促
倪婧凡认为,作为学生,第一任务是认真对待学业,而学习要靠点滴积累。她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常常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十点钟的图书馆闭馆铃声她不知听了多少遍。每到期末考试,她的宿舍便变成了小课堂,对于现代汉语、逻辑学等比较难的科目,总是有不少同学拿着笔记本来向她询问,她也总是热心解答。正是因为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她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学业奖学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倪婧凡努力做到学思结合,学赛互促。她积极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提升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检验所学推动所学。大二时,她与学长组队参加“慧文杯”第十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从日常办公事务、文书工作、会议筹办到档案管理、信访工作,面对许多还未涉及过的专业知识,她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猛补,主动向各科老师请教,并勤做笔记,反复背诵。备赛期间,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她几乎都和团队成员呆在一起,设计策划案、打磨情景展示、排演工作实景……一个多月来,为节省时间,她每顿都是用盒饭凑合解决,每晚在办公室呆到保安大爷来锁门才离开。办公楼中每晚亮着的那盏灯正像她心中始终燃烧着的希望之火,给予她无穷的力量。“我从来都相信,自律和努力是唯一的法宝,努力就一定有收获。”最终,团队获得二等奖。
大三时,她再一次组队参赛。刻苦训练之余,她凭着过来人的经验,无私帮助另一支新队伍提升技能、查漏补缺。最终两支队伍都斩获佳绩。
行有良法,虚功实做
“博观约取,虚功实做”是倪婧凡的座右铭,也是她积极投身实践的准则。
“大学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地方,要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倪婧凡主动寻找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的平台,担过校学生会团委宣传部副部长、播音部副部长、人文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社团部副部长、班级副班长等职。任职期间,她大胆创新,贴合实际举办了多项文体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倪婧凡知道,知行合一才能行稳致远。自大一起,每逢寒暑假,她都到镇江新东方教育集团实习,从助教、优秀助教,到助教长,是对她的最好褒奖,也是她能力提升的明证。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自我成长的同时,倪婧凡也注重与团队同行。2021年暑假,她组建了一支名为“重走革命圣地,重温百年光辉”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深入镇江、淮安、黑龙江等地走访了多位老一辈革命家,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等多处红色地标,以绘画形式反映“常州三杰”之高格,同时举行线上红色宣讲活动。汲取红色营养,砥砺前行之路。活动受到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杂志等媒体关注报道,供发布新闻稿23篇,并获评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心有山海,乐善不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时代青年应该心有山海,目有他人。”倪婧凡积极投身志愿公益活动,为入党申请书生动作注,为顺利进入党组织怀抱增加砝码。
在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筑梦•壮丽航程”主题展览活动中担任讲解志愿者,在2020年中国“足协杯”、常州工学院—印尼布拉维基亚大学2021暑期“中文行”线上汉语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参与2022年江苏省红十字会“以爱之名,与爱‘童’行”志愿服务活动等,几年来,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190小时,并获评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十佳青年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突袭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倪婧凡的身影更是频繁出没在校内核酸检测点、食堂等处,消毒、测温、维持秩序,她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在她的感召下,舍友们也都自觉加入进来。
全面发展永远是进行时。倪婧凡表示,人生的路还很长,只要始终保持有备而来的状态,就一定能让每一个梦想落地开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她坚信!她笃行!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组稿 王萍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