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绫绡/文摄 熊焱生/审核发布时间:2022-11-07浏览次数:103

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课内与课外相贯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10月20日、23日,青年教师程绫绡带队的“行走的思政课”之走近张太雷开启了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分别带队两批学生走进张太雷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之前,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张太雷革命故事进行史料搜集,提前了解相关党史知识,利用QQ群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学习。实践当天,大家先是在讲解员带领下重温张太雷革命事迹,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个个物件,走近百年前的先进青年张太雷,追忆他毕生的信仰与追求、奋斗与牺牲。随后,大家根据研究兴趣自行游览和学习馆藏资源。学生们驻足在展品前仔细观看,通过全息影像沉浸式体验革命先烈的热血青春,从历史细节当中进一步体悟革命精神。实践的最后,老师组织学生们在张太雷故居进行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就本次参观学习进行心得交流,引导大家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以集体重温入团誓词圆满结束。参加活动的学生后续将在课堂上对本次“行走的思政课”所学所思进行汇报与分享,让张太雷革命品格和崇高精神风范影响更多学生,让红色基因滋养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勤奋学习、成才报国,让青春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绫绡/文摄 熊焱生/审核)



11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林秀影带领部分学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之瞿秋白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追寻先烈足迹,感悟革命信仰,师生深受教育与启迪。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革命历史文化气息。“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是瞿秋白的名言,也是他一生秉承的崇高信念,让人肃然起敬!跟随着讲解员,同学们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和瞿秋白故居,透过实物、图片、文字以及动态影像,全面了解其生平与革命实践,真切感受到了瞿秋白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精神风范。讲解结束以后,林秀影老师以《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为题讲了一堂微党课,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对《国际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高为、狄宇浩同学分享了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顾佳昕同学在瞿秋白铜像前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团誓词。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对党忠诚,积极为党工作,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36岁。在短暂的一生中,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艰辛探索,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灵魂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把对瞿秋白革命精神的感悟内化为学习动力,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赢得出彩人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秀影/文摄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