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30年教师邹一琴在学校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坚守梦想,一路向前

发布者:人事处/供稿 党委宣传部 王萍霞/审核发布时间:2022-09-09浏览次数:1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教师节好!

喜迎党的二十大,教师节遇上中秋节,使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更加的特别,在特别的日子特别荣幸作为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发言,心情非常激动。在此,真诚感谢所有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是你们让我觉得可以在鼓励中得到提高,在宽容中得以成长。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从教岁月已从指尖划过30年。驻足回首,仍清晰记得1992年的7月,扛着梦想的那个青年,告别青涩的学生时代,只身来到这个陌生的学校,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眨眼,青年已成为中年,感叹时间是最伟大的革新家,它带走了年少轻狂,沉淀了勇毅坚韧。

我出身于教师家庭,姐姐是俏丽活泼的幼儿园教师,母亲是认真严厉的小学校长,父亲是温和智慧的高中教师,从小受到熏陶和影响,入职以后我就常常思考,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一名大学教师?并以此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趋于完善。

首先,我努力做学生心灵的导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精心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老师必须关心学生所思所想,才能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传递教诲的力量。我在课间休息和课后,喜欢跟学生交朋友,跟他们探讨网络热点,带他们搞文体活动,主动分享我的生活经历和处事观点,走进他们的世界,用真诚去撞击学生的心灵,用爱帮他们固牢飞行的翅膀。

其次,我积极做研究型教师。这要感谢我的两位师父,一个是治学严谨的唐志平教授,一个是宽厚博学的校外导师,他们都对教学极其认真,全身心投入教学,并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带着我一起做课程建设,建教学案例、试题库等,使我在教学研究上得到点拨。从教以来,我从未在教学研究上停滞,特别是2014年学校的“卓越教师培养工程”计划,让我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更加明晰,研究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教学成果得到较大积累,三年内获批3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出版专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获省级一类优秀课程、省级精品教材等荣誉,并于2020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课程,使学校和个人都实现突破,全国30余所高校都利用本课程资源进行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经验在多所学校进行推广。

第三,我认真做双肩挑教师。从教30年过程中,有19年我双肩挑教学管理工作,6年的办公室主任、9年的教学院长、4年的教务处长,让我的生活更添一份忙碌,但收获更多沉甸甸的果实,国家一流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使学校从原来的“国字头”成果稀缺,到现在的数量已跻身全国新建本科高校前10名。我既是管理者,也是实践者,为学校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增强了自信,让我更有底气去奔赴下一个星辰大海。

作为一名教师,最幸福自豪的莫过于学生记得你一辈子。我做第一个班主任的班级,到现在,每年都师生同聚,其中有超过50%的学生都已经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也有央企、银行的高管和一线的技术精英,我和他们做了一辈子的朋友。还有一位上我课的学生,后来考入国家电网工作,逢年过节都会有短信问候,定时提供他们的实际设计案例给我,让我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他说,正是因为老师上课时的鼓励,才让我有机会进入现在的单位,我没有别的报恩,只希望这些工程案例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让学弟学妹们受益。真是一个有情怀的学生。

我想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长青。三十年的职场,我见证了学校起步、发展和腾飞,这是节点不是终点。三十年的教学改革,我收获了成熟、勇气和胆识,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这是财富不是衰老;三十年的教书育人,我闻到了桃李芬芳和馥郁芳香,这是幸福不是操劳。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这片蓝天碧海,让我实现理想,我一定保持初心不变,坚守自己的梦想一路向前,以更加昂扬的精气神投入到培根铸魂的教育事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汇聚磅礴力量。祝福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大家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人事处/供稿 党委宣传部 王萍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