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九月天,礼赞教师节。9月9日上午,我校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辽河路校区举行,隆重表彰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体校领导、2022年市级校级受表彰人员、从教满三十年教师、各二级学院党政正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欢聚行政管理中心辅楼二楼报告厅,全校其他教职工相聚云端,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共同庆祝节日。副校长朱海山主持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王传金宣读市级、校级有关表彰文件。
证书映初心,鲜花承薪火。校党委书记汤正华依次为常州市师德标兵、“龙城十佳教授”、优秀教育工作者,2021年度常州市记功人员,2022年校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发证书。青年教师代表向从教满30年教师献上鲜花。
随后,常州市师德标兵王晓军从立足学校发展,开展教学实践;讲究教学艺术,追求课堂品质;关爱学生,春风化雨;科教相长,乐于传帮带等四个方面分享自己入校20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其收获、心得。
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校师德先进个人徐伟龙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科研并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个维度,介绍自己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认识和具体实践,表示要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力所能及作贡献。
校优秀教育工作者陆婷站在一线辅导员视角,具体分享自己在辅导员工作中不忘岗位初心,做好青年学子“摆渡人”的点点滴滴。她表示,做学生青春和梦想的“摆渡人”是美好的,也责任重大,将继续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从教满30年教师代表邹一琴动情畅谈自己努力做学生心灵的导师、积极做研究型教师、认真做双肩挑教师的过往,分享30年教师生涯收获的感动、成长和力量,表达了坚守梦想、一路向前,以更加昂扬的精气神投入到培根铸魂的教育事业的心声。
4位教师代表的“现身说法”,既是他们三寸粉笔写春秋、一颗丹心释师魂的具体呈现,也为全校教师作出了生动示范和积极引领。
校党委书记汤正华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离退休教师及教职员工家属致以深切慰问和美好祝愿,向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
汤正华结合今年教师节“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的主题,就如何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学校需求的优秀教师,提出四点希冀。一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教师们要多一点对工作本质的思考,真正把从教作为崇高的事业,珍惜热爱教师职业,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用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二是积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永远保持仁爱之心。在关注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关注关心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灵,为学生筑起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和知识家园。三是主动呼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发展蓝图的建设者和再创辉煌的动力源,广大教师要主动呼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积极落实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把荣校之心转化为强校之行,努力实现教学能力跃升、科研能力跃升和团队能力跃升。四是坚决守住教师的底线。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标杆,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把好人生方向。
汤正华强调,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积极探索应用型教师队伍融入地方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继续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力,营造人才潜心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为大家提供更好展现自我的发展平台、更多提升能力的历练机会,让所有教职工都能感受到学校发展带来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文 孙悦娟/摄 王萍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