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天,温暖恒不变,常州工学院对学生的关爱再一次如期而至。为了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实、落细,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学校积极开展冬日送温暖的活动。
爱心礼包,暖心旅程情意浓
一份爱心礼包,抵御了凛冽的寒意;一张爱心车票,带来了归乡的喜悦。冬日渐临,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学校为全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共计2000余名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份暖心大礼包,内含围巾、保温杯、牛奶等暖心养身的日常物品。学校资助学生返乡路费是常州工学院一项长期的资助活动,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由学生自主申请,此次共帮助200多名学生,发放路费近六万元。学校始终坚持精准资助,确保这份“温暖”落到实处,为困难学生返乡之行暖心铺路。
共话暖冬,同窗联谊乐融融
长夜相思日,岁月正醇时。各二级学院领导老师进一步广泛深入学生宿舍,走进本学院的各类困难学生,和困难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受助需求,在寒冬送上一句暖心叮嘱,一份暖心惦念。通过观影、茶话会、座谈会、联欢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将笑看生活,笑对人生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引导他们要志存高远、勇于担当、自信自立自强。屋外寒风吹,师生齐聚一堂,捻一缕冬日暖阳,哼一首家乡小曲,细细品味岁月的醇香,缓解了同学们的思乡之情。
巧手烹制,聚首共享家乡味
春节将近,归期不远。离乡越久,对亲人的思念也随着时间而积淀。随着学期结束临近,思乡之情已经开始蔓延。各二级学院积极谋划,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学生齐聚一堂,在寒冷的冬日里携手包饺子。外国语学院开展了“爱心汤圆,情暖外院”的主题活动。当圆滚滚的汤圆和形状各异的饺子逐渐布满托盘,大家心里满满当当的都是欢愉。多样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让离家在外的同学们感受到大学里也有家般的温暖。
种子相伴,反哺桑梓知感恩
“伴随种子计划”是常州工学院积极探索发展型资助的重要举措。学校有幸申请成为首批十所高校之一。学校组建伴随学社,引导种子学生们自觉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反哺桑梓。在这个冬日,他们以“伴随学社”之名,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送去温暖与祝福,以温暖拥抱的形式,为考研学子加油打气。今天我们播下爱的种子,希望在未来,“种子学生”们能发芽生根、茁壮成长,在活动中开拓眼界、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心怀感恩、播撒爱的花香。
点滴向善,携手圆梦微心愿
“微心愿”活动是常州工学院校针对困难学生实施精准资助的品牌活动,已开展了近十年,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的时间,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将本次“微心愿”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活动、和“两在两同”行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化广大党员师生使命责任担当,激发大家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情,从而踊跃参与到“微心愿”活动中来。本次“微心愿”活动帮扶师生和受助学生之间呈现出一对一学业帮扶、一对一物质帮扶、多对一物质帮扶等不同的形式特点。全校共有200多名困难学生提出了“微心愿”,所有“微心愿”不到半天时间便被党员师生全部领空,完成率达100%。活动增进了同学谊,师生情,展现了党员师生的奉献精神,激发了受助学生的个人之志、家国之心,丰富了学校资助育人的内涵及模式。
“北风切切吹衣冷,温情阵阵暖人心”,这是常工学子对本次冬日送温暖活动最真挚的评价。东风今助鸿鹄志,来日梁材报故园。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后教育,“冬季送温暖”活动是常州工学院长期以来持续开展的一项资助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度过寒冬,充分体现了学校资助体系的多元性,同时将助困与育人紧密结合,将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于江苏学生资助公众号2022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