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行线上学术讲座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建才/文摄 熊焱生/审核发布时间:2021-10-25浏览次数:39

10月21日上午,常州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新夏教授作主题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思考》的线上讲座。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熊焱生主持并致欢迎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博士、硕士教师10余人在产教融合大楼C519会议室通过腾讯会议集中聆听了讲座,还有多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在家聆听了讲座。

陈新夏教授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四种路径。第一,“回到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一方面需要避免“意义遗漏”,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错误的“意义添加”,力争原原本本的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貌。第二,借鉴西方相关研究成果。西方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一定的研究。西方世界经历了完整的现代性,在这种环境下,西方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开展的研究,对中国学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些内容,与中国某些优秀传统思想资源存在着“暗合”。第四,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土壤。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也一定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了讲座,并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著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要更加细致地研读经典著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投身实践,勇于理论创新、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在马言马、在马信马。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建才/文摄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