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抗疫志愿者:以我之微光 汇成温暖炬火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整理 王萍霞/审核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数:15

编者按:7月20日以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面对变得严峻而复杂的疫情形势,我校广大师生主动作为,又一次披上“志愿红”,站在疫情防控前沿,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力量。他们战酷暑、斗高温,用点点微光汇聚成抗疫的温暖炬火,为暑期生活涂上一抹亮色。

汽车工程学院 戴旭东:高校党员教师关键时候必须顶大用

8月1日至18日,正在老家探亲的戴旭东老师积极响应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王营社区的号召,来到宏达花苑小区做抗疫志愿者,主要负责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健康码和行程码检查,出入证办理,为社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提供帮助和便利。遇到个别不支持不配合的情况,讲究方式方法,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教师和党员,关键时候必须顶大用,不计付出和回报,力所能及献力量。每天近10个小时的工作,加上高温酷暑,的确辛苦,但他认为值得,不仅磨炼了心性,而且为泰州未出现一起病例而骄傲。

继续教育学院 姚佳琴:顾全大局勇担当

遵照常州市高新区党工委(新北区委)组织部的安排,8月13日到23日,姚佳琴老师自觉深入魏村街道新魏花园社区,参加了两轮五次防疫志愿服务。在新魏花园小区门口,为出入小区人员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守好小区第一道安全防线。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帮助了别人,更让她体会到了那些奋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的不易,知道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责任与担当意识,凡事都应该以大局为重。疫情无情人有情,伟大的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她坚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胜利终将到来。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濮剑:阳光总在风雨后

7月28日,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为响应社区号召,8月3日上午,濮剑同学成了社区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每一轮核酸检测卡发放之前,他们细心安排,合理布置场地,进行人数统计,排除黄码人员之后安排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阳光总在风雨后。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她也结交了许多为了防疫工作而努力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扬州,让疫情早点结束。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耿梧童:确保准确无误

暑假期间,南京疫情严重,耿梧童同学立刻投入到高淳战疫志愿服务工作中,主要负责录入核酸检测采样码, 细致认真核对备检人员的身份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志愿服务过程中,整个人需要闷在防护服里一天,汗湿了全身一遍又一遍,这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

凭借摄影工作经历,他还跟随高淳区电视台到基层做采访工作,拍摄防疫现场素材。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杨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成为常州奥体中心疫苗接种点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杨刘同学深感使命重大、意义非凡。“既然穿上了鲜红的志愿者马甲,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奉献青年人的力量。”从检查健康码、通行码、身份证、接种日期,到发号码牌、维持队伍秩序、引导特殊群体进入快速通道,再到给每一位有问题的市民作解答……每一项流程她都跟小伙伴们一起认真细致完成。

实践出真知。这次志愿者活动让她更加懂得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并永远记于心践于行。

理学院 郁烽铃:抗击疫情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8月7日,启东开始全民免费核酸检测。作为一名准大学生,郁烽铃同学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行列,积极完成好所分配的任务。主要负责为现场拥有智能手机却不太会使用的居民制作采样码,为后续工作节约时间。他所在社区是乡下的村委会,前来检测的老人偏多,面对部分老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他们耐心解释并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为维护现场秩序,嗓子哑了也不松解。面对阳光,汗流浃背也不放弃。

抗击疫情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定会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马迅:团结就是力量

南京疫情发生后,马迅同学得知各个核酸检测点都有人手不足的情况,于是向泰山街道大华社区提交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从7月22日开始,他开始了为期8天的志愿者生活,每天12小时。每天一大早赶到检测点,他们一边提醒大家提前准备好个人信息,一边做好秩序维护。由于信息登记需要在手机上生成二维码,这就使很多没有智能机的老年人犯了难,他们就主动上前提供帮助。爷爷奶奶们也不吝啬对他们的感谢和感激。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社区达到了日均检测人数过万的水平。

外国语学院 王叶寒:汗水过后是幸福

郑州在经历了7·20暴雨之后,随即暴发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为了配合社区顺利进行核酸检测,王叶寒同学积极报名,成为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街道的一名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协助登记居民信息和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居民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午后高悬当空的烈日,凌晨一点半的月光,这些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汗水挥洒过后,迎来的是幸福和满足。加油,郑州!

人文学院 杜雨:疫情就是命令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志愿服务期间,杜雨同学主要负责小区进出安全管控,督促居民进出扫码、测温、佩戴口罩等,定期对管控区域进行消毒和安全检查,根据社区提供的信息联系外地返回人员、核实资料等。

防疫志愿者工作让她深刻感受到什么叫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因为这场疫情,这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这段经历也注定成为她终身难忘的记忆。

师范学院 姚乃鹂:为抗疫献赤忱

暑假,姚乃鹂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常州天宁区郑陆卫生院的志愿服务工作,主要负责疫苗接种现场信息登记和秩序维护。在志愿服务中,她感受到了每一位公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赤子之心,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平稳有序,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内外配合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从白天到黑夜,她经历的是短短的几天,而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坚守着岗位。

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了,她表示,要以医护人员们为榜样,在大学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 吕周洁:献出星火 聚成光源

南京疫情发生时,在家歇暑假的吕周洁同学就主动向新河社区询问有无志愿活动,并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防疫志愿队伍。

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每个人可以献出自己的一点星火,聚成温暖的光源。参与志愿服务也让她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见证了自我的升华和成长。

(原文刊载于《常州工学院报》第546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