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一举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1项、常州市科技厅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指导的毕业设计获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高水平SCI 1区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17.40)、SCI 2区论文1篇,申请专利6项,获常州市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参与的项目获2020年度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2020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学校“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在2018年8月进校前暨本硕博、访学香港理工大学共10年时间里,已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申请专利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同事们眼里,光电工程学院杜晓娇博士是名副其实的“科研达人”“科研先锋”。可杜晓娇却说,不希望自己只有科研方面的一维标签,还要多学习,全面求突破,实现多元发展。
感谢当时努力的自己,为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读博期间,杜晓娇主要从事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的研究。“我喜欢闷头干,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对待、力求做好。”“我这个人闲不下来,一定要找点事情做。而且喜欢给自己做规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要科学计划好。”在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和高度的自律下,杜晓娇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学期(2018.08-2019.01),尽管因为有孕在身,没被安排繁重的教学任务,仍然坚持做实验写文章投稿。“感谢当时努力的自己,成就了后来的我,让我找到了科研的具体方向,并且能一以贯之地持续下去。”杜晓娇笑着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任何科研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都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和“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定力。然而,事成之后却总是云淡风轻。当笔者问杜晓娇这些年从事科研有哪些苦和乐时,她虽然立即红了眼眶,却始终微笑着简单重复道:“科研的苦和乐,那是真的苦和乐。”在笔者的进一步追问下,她才分享了两个小故事。
做实验时,由于使用的是公共实验室,设备调制要花费不少时间,还免不了出现实验物品易损、难找等问题,而且依据现有经验、理论基础和文献调研所做的实验,其结果也并非总是与预期的一样。这种时候,她并不气馁,反而充分运用逆向思维,从结果出发倒推分析原因,进而找到新的研究点,为科研创新注入动力。
说起2019年3月开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杜晓娇对“苦和乐”的理解更为深刻。当时,她的孩子才几个月,白天又要忙于上课等事务,很难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写本子,只能晚上等孩子睡觉以后才能定心。“我原来很少熬夜的,有了孩子后变成夜猫子了。”她自嘲,“当时痛苦到什么程度,就是进入不了状态。”为了调整状态,杜晓娇逼迫自己定下一个个小目标。先安慰自己,敢于鼓起勇气申报就是成功的。然后,按照自己博士生导师的工作模式,将收集资料的时间延长,用最后一个月集中时间精力写本子。实在写不下去时,她自我安慰,只要写下来就行,但并没有降低要求,几乎是一天一稿地反复修改、润色打磨,从框架结构,到字词句段、标点符号,到形式规范,丝毫不敢有懈怠。
“感谢当时逼了自己一把。”杜晓娇欣慰地说,“凡事要做,才有成功的几率;不做,就什么都得不到。”成功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也是一个力证。当周围人都说申报有点难度时,她没想那么多,看到通知就付诸行动了。
以研带教,与学生共同成长
虽然硕士博士期间都没少上讲台,但是,作为教学新手最初走上讲台,系统专业讲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薄膜材料与器件》两门课程,杜晓娇坦言还是脱了一层皮,也获得了飞速成长。
考虑预产期在11月份,2018年下半年,杜晓娇主要承担公选课教学任务。虽然教学任务不重,但她坚持每天到学校,抱着对课堂的敬畏心,要求自己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主动聆听老教师的课,慢慢进入状态。
“一开始还是有压力的,一门课啃下来不容易。”杜晓娇说,最初的想法就是尽最大努力把一门课顺利上完,然而,随着与学生的接触越来越深入和自我规划越来越清晰,她越来越觉得决不能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层次上,必须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一些珍贵的东西。于是,她结合自己10年的学生生涯阅历和科研做得比较好的优势,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内生动力。
“学生对科研是有兴趣的,只要给点氛围,他们的科研素质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学校在全力申报硕士点,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培养更高层次的学生。”责任心驱动,杜晓娇眼睛看得远,脚步落得实。
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他们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每节课上,她会让1-2组学生上台讲授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讲与听之间相互启发,激发思维动起来活起来。她适时参与进去,与学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思想碰撞。如果学生的讲授富有创意、符合科研的思路,她就会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氛围活跃了。我也不再担心课讲不完了。”杜晓娇欣慰地表示,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变强了,潜力被挖出来了。与此同时,她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学生的优势长处看得更加清楚,指导也就更为精准。专业基础一般的小A(化名)、调研课题讲得很好的小B(化名),都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以积极态度成功就业。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抓手,杜晓娇有意识地进行科研人才培养尝试。2019年开始,她一改之前的大包大揽,适时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承担各个环节的事务和材料撰写,自己则重点做些指导和修改工作;有意识地每届物色1-2个重点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科研熏陶。
“我喜欢给自己设定目标,一个目标实现了,会立即设定下一个。” 凡事预则立。将近三年,杜晓娇的成长和收获实乃水到渠成。然而,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晓娇希望自己多向身边的老教师、教学名师取经,在教学方面有更大突破;希望有一个与学生更好进行互动的场所,带着学生心无旁骛地做项目,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服务社会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更远一些。
采访快结束时,杜晓娇微笑着反复强调,不想只在科研方面有标签,要多维度可持续发展,全面开花。星光不负追梦人!愿她以梦为桨乘风破浪,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文刊载于《常州工学院报》第545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