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拓荒者”羊淇:五年辛苦不寻常 一生牵挂情不渝

发布者:宣传部 周绍萍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次数:68

今年教师节之际,已过鲐背之年的羊淇在学校诚挚的邀请下,拄着拐杖回到“阔别”34年的校园。站在面貌一新、充满生气的辽河路校区,作为常工“拓荒者”之一的羊淇,抚今追昔,感慨丛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发展蓝图美。座谈交流中,谈及当年为学校建设、壮大奔走的那些往事,羊淇像三年前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一样,思维敏捷、眼底光芒迸射,记忆力惊人地如数家珍……

雄关漫道从头越  五年辛苦非寻常

1978年4月23日,常州解放2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科学的春天”里悄然问世。凭着市财政局、教育局预拨的6万元开办经费,借着市工人文化宫旁第21中学的6间已是危房的教室,它蹒跚地迈出了第一步。1979年7、8月间,市政府确定将校址迁往北郊周家巷原常州师范学校红卫分部,这时学校始有固定校址。但校园占地面积不足30亩,只有一幢三层楼房用作教学、一栋“小炮楼”用作办公,其余仅有几间平房,连食堂都是临时搭建的。同年,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仍由市教育局代管。

向难而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56岁的羊淇于1980年4月调入学校,并于1985年11月离休。五年间,他历任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学校筚路蓝缕的非常岁月,也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实干精神,为学校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质量是兴校立校之本,而师资是质量的保证。上任后,羊淇一手抓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和教学质量,一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花大力气网罗引进人才。教师来了,住房问题却难以解决。羊淇又出面向市里城建部门求助,逐年分配若干户公房以逐步解决问题。为解燃眉之急,他又出手,帮助老师们在附近的农家租房暂住。

组织形式是每一家单位赖以存在的骨架,是命令得以传布的渠道。为此,羊淇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先行设立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校办工厂、团委等组织机构,同时从教师中选拔配备相应中层干部开展工作。

道路是一步一步拓宽的,缺口是一点一点打开的。1980年9月,江苏省提倡地方办职业大学,致使学校迎来了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转折。当时,常州市经委、人事局、教育局等七单位联合行文请示成立常州职业大学。11月,江苏省政府同意在市职工大学原址建立常州职业大学,实行“一套编制、两块牌子”体制,受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从此开始录取常州地区高考应届生,并在全国首创“收费、走读,毕业不包分配、择优双向选择”的常州模式。

讲到学校发展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转折,羊淇不无欣慰。1982年,教育部副部长黄辛白率队专程来常研究常州办地方高校的路子以及性质、经费、名称等问题。最后建议在常州职业大学基础上改名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属专科性质;由市里投资搞基建,报经国家教委批准。1982年12月31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常州职业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

黄辛白这次来常还促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决定从联合国世界银行贷款中拿出156万美元分配给常州职业大学购置国外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贷款由省里负责偿还,市里则配套投资建了一幢实验楼,之后又盖了一幢招待所,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不足30亩扩大到60亩。这样一来,创办常州地方高校有了第二次的转折,办学条件又有了改善。

在这一次的促进下,市里领导几经商议,下了最大的决心,于1984年,由时任市长陈鸿昌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决定从市内较大企业集资2000万元用于学校的基建。市政府乃于1985年作出了再征用土地240亩,合计300亩土地,建设常州地方高校、最终办成综合性的常州大学规划。这样才使常工院的创建有了第三次也是根本性的转折,正式走上了办高校的道路。

几年内群楼拔起,先后盖起了崭新的教学大楼、科技楼、图书楼、行政楼、运动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及新大门等,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基本上有了一所高校的样子。

从寄人篱下到自立门户,从白手起家到初具规模,五年来,羊淇经历了学校创建初期最艰难的阶段。作为学校历史上的早期“拓荒者”,一方面,羊淇用非同寻常的努力,为学校发展献智献力;一方面也深感常州第一所大学的来之不易。

策马扬鞭再奋蹄  一生牵挂情不渝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江苏省)市(常州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院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升格本科后,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地方高等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尽管已退休多年,但作为曾经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羊淇还是一如既往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建设。

2012年9月,已经88岁高龄的羊淇,拄着拐杖来到辽河路校区奠基典礼现场。曾先后任江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的他,诗性不减,满怀感慨地写下《常工院新址破土动工奠基志喜》:“常工院待迁新址,破土今朝喜奠基。回顾卅年初草创,历经岁月力坚持。规模宏伟千幢建,环境从幽万木滋。他日师生同入驻,成材立业更相宜。”拳拳的爱校之心和殷切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回顾过去,他传授着经验:创办常州地方高校,既符合常州人民的夙愿,也符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为常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际,既要有一个可行性的发展规划,还要在实施过程中秉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理念。

尽管即将步入期颐之年,羊淇仍然坚持读书看报,书房里叠放着成堆的报纸。活到老学到老,这应该是他的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因素。他对学校坚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深表赞同,表示近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过硬的,高考招生情况也不错。他认为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质量,而质量的关键在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和教育质量的一大保障,一所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注重吸纳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且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重要保证。”他建议,教师们一定要定期到企业、工厂去学习,了解新技术和新知识,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具实践性;学校要坚持请企业、工厂的一线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的做法,这种穿插交换进工厂、入课堂的方式会更加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得不说,羊淇真有先见之明。他的这些建议,正与学校当前提出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两大发展特色不谋而合。

岁月悠悠四十载,情意绵绵无有断。尽管笔者和羊老只有三年多前采访的“一面之缘”,然而,当采访结束,大家离开之际,羊老坚持拄着拐杖把大家送到门口,坚持站在阳台上挥别大家的情景,却令笔者终生难忘。那是学校由通江路校区整体搬迁至辽河路校区前几个月,笔者和同事们一道去羊老家采访。临别之际,羊老不断大声嘱托:“学校搬迁之后,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人能否有机会去新校区看看……”言语中,沉淀的是羊老对学校满满的期待和沉甸甸的关切。

今年教师节当日,与现任校领导惜别之际,羊老又向学校赠诗——《赠新的常工院》:“学院离休四十年,遥闻新舍甚浩然。求和社会相结合,为国育才三百篇。”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饱含的却是一个老人、一个“常工老人”对学校长长的情愫。

(特别说明: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2016年本报对羊淇所作专访的部分内容。)

(原文刊载于《常州工学院报》第516期 第2版)